新聞

返回上一頁
教育傳媒到校
2021年4月

教育傳媒到校直擊 新生命教育協會呂郭碧鳳中學 - 2021年4月

跨學科英語課 掌握學習竅門佔先機


按聖經真理,發展全人教育,重視靈、德、智、體、群、美六育,旨在培養學生成為有責任感,樂於助人的公民。學校推動校本跨學科英語計劃十年,整合知識及語文能力,幫助學生適應英語學習環境,從初中起打通任督二脈,掌握不同學科的學習竅門。

傳承風氣強 校風淳樸

呂郭碧鳳前身是1969年由新生命教育協會創辦的生命英文中學,草創初期要借用般含道禮賢會香港堂的4間課室上課,砥礪前行。直至1979年獲呂明才教育基金資助,重新命名及遷校觀塘。畢業生對舊校有歸屬感,並將這份精神傳承到新校。有舊生加入新校校董會,亦有大師兄回校執教,薪火相傳,甚至有畢業生以免費太陽能發電板回饋母校,念記老師的諄諄教誨。能夠營造這種團結淳樸的校風,教學團隊居功至偉。老師多在校服務直至榮休,提供穩定的教學環境,有利建立長遠的師生關係。

LAC助銜接 校本教材啟迪興趣

呂郭碧鳳以英語作為主要教學語言,為照顧來自不同背景的新生,讓他們順利過渡英語學習環境,該校發展跨學科英語課程(Language Across the Curriculum,下稱LAC),制定一系列的校本敎材及計劃,幫助學生打好學習根基,並早在升中暑假的銜接課程就已經加入LAC元素。張校長說:「它就似提供一個窗口,能夠開啟學生對不同學科的學習興趣。」迎新活動特別安排外籍老師教授話劇,讓學生互相觀摩,了解彼此的英語水平。

該校的LAC課程不局限在初中階段,在新高中會橫跨更多學科。LAC的校本教材由英文科與其他學科老師攜手編寫。課堂上會教授語言模式、教室用語、英語句式等,幫助學生理解英文課本內容及題目要求。

提升解題能力 釐清學科重點

課程會教初中生區分題型,以建立不同的句式。老師在教授「都市」及「鄉郊」兩個概念時,會提供不同的形容詞,引導學生使用比較的框架,組織完整句子。上課時會利用組織圖簡介概念,或請學生課堂結束後自行製作,以鞏固所學。

高中的LAC課包括PSHE(即個人、社會及人文教育)的教材,綜合地理、經濟及歷史三科的題型,附以舊試題範例參考,提升學生拆解題目的能力。教師亦會提供申論題框架,幫助學生闡述想法。透過LAC的整合,學生會發現地理科多要求解釋、排序,經濟科則通常使用上描述及解釋的概念,從而釐清不同學科的重點,並將答題技巧融會貫通,掌握學習竅門。另一方面,LAC亦能讓學生明白到語言與學科知識之間互相連結,英語應用廣泛,成為學好英文的推動力。

此外,LAC在教師身上同樣適用,教學相長。呂郭碧鳳的老師會到香港大學、理工大學進行LAC訓練,提升語言意識。例如當老師看教科書時,能夠清楚分辨哪一段內容學生未能駕馭,從而設計相關教學工具。學生習慣使用廣東話的思維模式,當要學習英語時,如果沒有LAC的指引,他們可能要迷路一段時間,甚至不得其門而入,LAC就如同一根繩子,能夠拉他們一把。

設英語大使 推廣日常英語應用

除此之外,呂郭碧鳳重視在校園內創造多元英語學習環境。近兩年的英文週與外間機構合作,由外國青年帶領活動,並與學生一起上課,增進文化交流。學校又設學生英語大使,負責統籌、宣傳活動,包括English Café,推廣日常英語應用。他們成為其他學生的榜樣之餘,亦會教同儕英語發音。另外,不同英語水平的學生都要輪流負責校內公告廣播,獲得鍛煉英語會話的寶貴機會。

校方又致力推廣英語閱讀,要求學生每周閱讀1至2本英文書,閱讀報告設書券獎,又安排學生在早會分享閱後心得。另學校與圖書館合作,鼓勵學生參加封面設計、連環圖漫畫的創作比賽,未來則計劃推廣線上閱讀。

電子教學 照顧學習多樣性

呂郭碧鳳廣泛應用電子教學,2021至2022學年全校自攜裝置(即BYOD)比例達58%。電子教學的目的非為取代上課或實體課本,而是照顧學習多樣性,讓學生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、能力及速度去學習,才更容易掌握重點。電子教學的優點在疫情下更為突出,有學生一反常態交足功課,亦有文靜內歛的學生成績有所進步。張校長相信:「關鍵是部份學生需要重複學習,才能吸收透徹。」因此當教學內容拍成影片,這些學生只要善用電子教材,就能夠更有效地掌握知識, 情況與音樂、體育的重複訓練同理。

電子教學亦幫助教師掌握學生的水平及強弱項,以至學習興趣都一目了然。疫情下,學校需要鼓勵學生在家做到自主學習,維持學習推動力。因此,校方透過收集而來的數據,鎖定初中學生的喜好習慣,在電子教材上多使用生動短片簡介英文文法,並分配網課時間進行討論。老師亦會廣納網上影片材料,使用軟件加插問題,將這些外部資源連結到本地課程範圍。對於高中學生,教師則多錄影教授考試技巧,方便他們操練考題時重溫。

多媒體學習經歷 助尋出路

學校為緊貼時代趨勢,今年申請賽馬會綠建環評學校計劃,致力推廣綠色校園,降低碳排放。另外,除電腦實驗室配備iMac桌上型電腦,該校計劃再添置36部最新型號的MacBook Pro手提電腦。硬件規格能夠進行VR、AR等技術,使電腦課不再受空間局限,並預期將來能在課餘時間外拓展有關領域,將英語與科技結合,於學習創新科技時,學生亦能實踐英語。事實上,校方三、四年前早有部署,與區內小學合作,外聘導師教小學生編程語言,共享資源。這項知識技能貌似艱辛,就似大廚烹煮的佳餚,但只要悉心調較,小朋友都可以利用預備好的東西,做出令人滿意的菜式,重點在於過程中如何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。為提供全方位媒體教育的學習經歷,呂郭碧鳳設校園電視台及相關學會,教授攝影、錄像及剪片的技能,由學生團隊負責校內大型活動的記錄工作。經過培訓及鍛煉,學生在校外比賽獲得微電影獎項的佳績。

對於有學生打算在多媒體行業追夢,張校長表示校方支持學生尋覓不同出路,發揮所長及興趣,並會擔當帶路人指引方向。他舉例,假如有學生有志躋身YouTuber行列,他會建議對方修讀電子商務、推廣等課程,認識大數據、大趨勢,從而改進完善影片作品。他相信教育的重要性,製作影片「都是要經過學習、鍛煉的,不是碰巧『撞』出來。」能夠靈活應用英語,將能在日後成為英文YouTuber鋪路。

現時呂郭碧鳳畢業生的升學志願中,教育、護理、社工同樣是熱門選項。張校長樂見學生打算以幫助他人為人生志業,因為這正好呼應基督的教訓—愛神、愛人、愛鄰舍。他又指,過去該校畢業生有超過90%能夠升讀大專院校,升學率穩定,有助團隊聚焦教學目標—致力栽培這些未來的社會棟樑成為有承擔、有愛心的人。

教育傳媒

張豐校長 張豐校長
學校推動校本跨學科英語計劃十年,整合知識及語文能力,幫助學生適應英語學習環境,從初中起打通任督二脈,掌握不同學科的學習竅門。 學校推動校本跨學科英語計劃十年,整合知識及語文能力...
學校推動校本跨學科英語計劃十年,整合知識及語文能力,幫助學生適應英語學習環境,從初中起打通任督二脈,掌握不同學科的學習竅門。 學校推動校本跨學科英語計劃十年,整合知識及語文能力...
LAC的校本教材由英文科與其他學科老師攜手編寫。課堂上會教授語言模式、教室用語、英語句式等,幫助學生理解英文課本內容及題目要求。 LAC的校本教材由英文科與其他學科老師攜手編寫。課堂...
近兩年的英文週與外間機構合作,由外國青年帶領活動,並與學生一起上課,增進文化交流。 近兩年的英文週與外間機構合作,由外國青年帶領活動,...
LAC的校本教材由英文科與其他學科老師攜手編寫。課堂上會教授語言模式、教室用語、英語句式等,幫助學生理解英文課本內容及題目要求。 LAC的校本教材由英文科與其他學科老師攜手編寫。課堂...
近兩年的英文週與外間機構合作,由外國青年帶領活動,並與學生一起上課,增進文化交流。 近兩年的英文週與外間機構合作,由外國青年帶領活動,...
校方又致力推廣英語閱讀,要求學生每周閱讀1至2本英文書,閱讀報告設書券獎,又安排學生在早會分享閱後心得。 校方又致力推廣英語閱讀,要求學生每周閱讀1至2本英文...
呂郭碧鳳重視在校園內創造多元英語學習環境。 呂郭碧鳳重視在校園內創造多元英語學習環境。
近兩年的英文週與外間機構合作,由外國青年帶領活動,並與學生一起上課,增進文化交流。 近兩年的英文週與外間機構合作,由外國青年帶領活動,...
呂郭碧鳳廣泛應用電子教學,2021至2022學年全校自攜裝置(即BYOD)比例達58%。 呂郭碧鳳廣泛應用電子教學,2021至2022學年全校自攜裝...
呂郭碧鳳廣泛應用電子教學,2021至2022學年全校自攜裝置(即BYOD)比例達58%。 呂郭碧鳳廣泛應用電子教學,2021至2022學年全校自攜裝...
張校長樂見學生打算以幫助他人為人生志業,因為這正好呼應基督的教訓—愛神、愛人、愛鄰舍。 張校長樂見學生打算以幫助他人為人生志業,因為這正好...
張校長樂見學生打算以幫助他人為人生志業,因為這正好呼應基督的教訓—愛神、愛人、愛鄰舍。 張校長樂見學生打算以幫助他人為人生志業,因為這正好...
校舍外觀 校舍外觀
返回上一頁